每次來台北待在爸媽家裡就覺得很療癒,很放鬆,很快樂。

利用在台北爸媽家的時光,可以補充營養,可以和朋友們聯繫,以及做不受打擾的閱讀以及規劃。

一些奇妙的事情就在來台北這一趟發生。

首先,從昨天講起。

跨年植樹之約

若非昨天提早搭高鐵到板橋車站等候,

我也不會接到Robert的電話,

通常我都不接電話,就算他打電話來我不會接。

正因為出差來台北,在板橋車站心情不一樣,所以就接了電話。

原來是揪團邀約12/31去汐止種樹,有Walter, Robert...三三同學會。

剛好12/30在台北有家族聚會,所以跨年種樹行程就這樣訂下來了。(快樂)

年底盤點財務  訂定明年預算

其次,我的好朋友盈盈在商業周刊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〈年底用六步驟檢視財務,迎接嶄新的一年〉寫得言簡意賅,我終於被說服了。

我向來面對處理數字總是避之唯恐不及,對於盤點資產編列預算這麼理性的方法抱持懷疑。

事實上是我的逃避心態,不願、不想也不敢面對過去的投資往事。

然而,就跟能量學一樣,不想知道不想面對,並不表示不會發生。

就像人不想看到陽光,太陽依然升起。

而我這種逃避心態事實上只是內耗我的能量以及浪費更多的時間。

於是,我今天決定勇敢面對。

首先,我把某支讓我很掛心的股票全部賣掉(擺著不知哪天跳水或下架,不如變現去還房貸)

接著,我開始進行盤點淨資產,花了一整天的時間。

然後,我又預估明年的年收支和年支出,訂定儲蓄計劃。

檢視財務六步驟

盈盈這篇文章列出的財務盤點 6 步驟如下:

第一步驟:盤點淨資產 ☑️

包括:房地產、股票基金債權、現金(台幣)、現金(美金)、儲蓄險(美金)。扣除房貸(負債)得到淨資產。

這是我第一次盤點淨資產,沒有上年度同期可作比較。

然而在預估明年的收入、支出和儲蓄時,我有設下明年淨資產增加(儲蓄)的目標。企盼透過有效的理財策略或其他投資收益,能夠穩定增加淨資產。

第二步驟:儲蓄率是否達標? ☑️

「名目儲蓄率」超過30%被視為一個良好的水平。

我沒有計算自己今年的「名目儲蓄率」(不知從何算起),但我知道自己向來很擅長儲蓄的。

第三步驟:調整財務數字(省略)

因為我的儲蓄習慣很好且年流量結餘是正的,就代表賺得比花得多,無需調整財務數字。

第四步驟:列出明年的年收入及年支出 ☑️

我根據今年的收入很認真地明確列出明年的年收入,包括工作收入(薪資)、理財收入(租金)。

在列出明年的年收入之時,我發現自己的收入比我想像的還多,也就是其實我是很豐盛的(只是我向來總是專注於自己的缺點,總是注意自己所『欠缺』以及『失敗』的地方,以至於對自己很不滿意也欠缺信心。這次的年終財務盤點讓我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自己的財務狀況,我覺得自己是很有能力的人。(快樂)

在列出明年的年收入之後

接著我列出明年的儲蓄金額(儲蓄率50%),根據以下公式,決定明年的支出預算,並且算出每月可支配所得

年收入-- 儲蓄(先支付自己)= 年支出(可支配所得)

支出方面,在年收入扣除儲蓄目標後,得出年支出總額也就是年度可支配所得,在這個數字下我列出固定支出(房貸全年總額)、二女兒教育費(全年)、小女兒教育費(一學期)等大筆支出... 最後得到年支出金額,也就是年度可支配所得,也就是我的年度預算。事前規劃可以確保我的收支預算合理,讓我能夠理性用錢,避免衝動消費或無腦消費。

盈盈文章中提到的變動支出,我還沒有時間去理解。不過盈盈有說要確保每一筆支出都有明確的理由,並且在預算範圍內。這是蠻重要的。

調整財務數字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:一是調整收入,如果有增長的空間,可以制定增收計劃;二是調整支出,檢視是否有不必要的開支,並針對財務黑洞進行修正。

第五步驟:執行調整後的計劃

任何計畫若沒有執行就只是空中樓閣。再過兩個禮拜就是明年了,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年末檢視財務並且規劃明年的預算,我感到很興奮。也期待新的一年(2024) 能夠按照計劃執行,確保實際儲蓄情況和理財支出符合預期。

如盈盈所說:培養良好財務習慣的過程,需要持之以恆地執行。

第六步驟:年度再檢視(明年底再說咯)

第七步驟:理財投資計畫(這是我自己加上去的)

機會無限,銀彈有限,如何將明年的儲蓄視為『理財支出』做有效的資產配置....這是我的下一個功課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極簡好學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